- 編號:100423
- 書名:電子競技與網絡游戲法律實務111問
- 作者:深圳市律師協會瞪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25年8月
- 入庫時間:2025-10-10
- 定價:82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全文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對近年網絡游戲及其衍生的電子競技、游戲直播及其他行業發生的熱點、疑難與經典法律問題進行總結梳理,并結合當前司法實踐、典型案例的裁判觀點,進行問題回答和法律分析,并提出律師建議。本書共分為四編:網絡游戲、電子競技、游戲直播和其他,其中:第一編“網絡游戲”以網絡游戲生命周期的各階段為時間線,從游戲發行與出版商、運營商、游戲玩家等角度,對游戲出版的監管與資質、運營、游戲侵權、宣傳推廣與停服、游戲玩家糾紛、未成年人玩家等所涉及到的民事、行政、刑事方面常見問題與風險進行歸納梳理,結合實務經驗進行專業解答;第二編“電子競技”以電子競技行業涉及的法律主體為導線,從賽事舉辦方、電競俱樂部、電競選手的視角,對三者之間的法律關系進行剖析,并就行業常見的轉會、跳槽、商業秘密等涉及的合同、侵權、刑事問題與風險進行歸納梳理,結合實務經驗進行專業解答;第三編“游戲直播”以游戲直播行業涉及的法律主體為導線,從直播平臺、工會、主播的視角,對三者之間的法律關系進行剖析,并就行業常見的侵權、稅務、刑事等問題與風險進行歸納梳理,結合實務經驗進行專業解答;第四編“其他”以網絡游戲衍生其他的新興產業——電競酒店為導線,從法律性質的界定入手,對電競酒店與消費者、未成年人、游戲廠商之間常見的問題與風險進行歸納梳理,并結合實務經驗進行專業解答。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編 網絡游戲
第一章 網絡游戲發行出版的監管與資質
001.網絡游戲行業的政府監管部門有哪些?其職責是什么?
002.經營網絡游戲需要哪些資質?
003.未依法取得經營網絡游戲資質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004.套用游戲版號有什么法律風險?
第二章 網絡游戲運營
005.什么是“游戲聯合運營”?
006.為什么現在很多企業會選擇游戲聯運?它有哪些優勢?
007.選擇游戲聯運合作伙伴需要注意什么?
008.合作各方在簽署聯運協議時,分別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009.聯運協議簽署后,在實際履行過程中應該重點監督哪些方面?
010.游戲“出海”已成為趨勢,如何在國際市場成功開展游戲聯運業務?
011.違規開展游戲聯運可能引發哪些民事責任風險?應如何防范?
012.違規開展游戲聯運可能引發哪些行政責任風險?應如何防范?
013.違規開展游戲聯運可能引發哪些刑事責任風險?應如何防范?
014.游戲中用戶協議的格式合同屬性為何?其要旨有哪些?
015.網絡游戲運營商如何規避網絡虛假實名制帶來的法律風險?
016.網絡游戲公司對于游戲玩家的數據是否有保護義務?
017.游戲運營商等企業如何防范個人信息處理不當帶來的處罰風險?
第三章 網絡游戲侵權
018.在研發及運營游戲類產品時,應如何保護游戲產品的著作權?
019.游戲玩法、游戲規則能否獲得法律保護?
020.網絡游戲企業在設計和推廣游戲時,應特別注意哪些法律風險?
021.網絡游戲企業如何防范游戲侵權的風險?
022.如果一款游戲被指控“換皮”抄襲,游戲公司應該如何應對?
023.利用游戲捏臉系統創作的形象是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嗎?受著作權法保護嗎?
024.游戲的捏臉系統是否存在侵犯他人肖像權的風險?
025.在網絡游戲買量廣告中使用與其他網絡游戲知名角色、道具、場景等美術資源或宣傳語相同或近似的元素,是否構成侵權?
026.委托網游公會對網游進行運營推廣,公會推廣人員以虛擬玩家的身份在其他網游中發送拉人言論和所推廣游戲鏈接,是否侵權?責任主體是誰?
027.角色扮演在線動態游戲畫面屬于著作權法保護的哪類客體類型?判定角色扮演在線動態游戲是否構成相同或實質性相似的比對標準是什么?
028.游戲角色“二創”是否存在侵權風險?
029.開發MOD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
030.破解游戲運營商的付費設置,復制游戲后低價出售的行為,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031.將付費網絡游戲軟件破解后提供給其他主體的,網絡服務提供者對行為人在其服務平臺實施的上述行為是否應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章 網絡游戲宣傳推廣與停服
032.游戲公司網絡宣傳推廣應該注意哪些風險?
033.“搭便車”具體包括什么?網絡游戲宣傳推廣可以“搭便車”嗎?
034.網絡游戲宣傳“搭便車”應當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035.“搭便車”行為同時構成不正當競爭和商標侵權或著作權侵權的,侵權人應承擔何種責任?
036.網絡游戲宣傳“搭便車”應當承擔什么行政責任?
037.游戲IP元素聯名如何防范侵權及商譽等風險?
038.網絡游戲停服了,怎么辦?
第五章 網絡游戲玩家糾紛
039.網絡游戲財產的價值如何認定?
040.對于玩家而言,游戲賬號的性質和權屬如何確定?
041.游戲賬戶、游戲裝備不能正常使用或交易是什么原因,應該如何處理?
042.游戲玩家可以要求退款嗎?
043.游戲賬號可以交易嗎?
044.玩家買賣游戲賬號存在什么法律風險?
045.網絡游戲賬號出借/出租給他人使用,因他人使用“外掛”“腳本”等違規行為導致賬號被封禁,玩家能要求賠償嗎?
046.如何應對游戲裝備交易的法律風險?
047.玩家在游戲內通過與其他玩家進行物品交換獲得游戲道具或裝備后,發現這些物品是通過非法手段獲得的,裝備因此被凍結,玩家能否要求賠償?
048.玩家在游戲內與其他玩家進行物品交換后,對方反悔并要求退還已交換的物品,是否必須退還?
049.玩家在游戲內將游戲裝備、道具出售給其他玩家后,通過“被盜找回”的方式找回已出售的裝備、道具,需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050.游戲玩家找代練的行為有效嗎?
051.游戲運營方有權對存在代打、代練等行為的游戲賬號進行封禁嗎?
052.游戲代練人員惡意毀號,游戲玩家有權向代練服務經營者主張賠償嗎?
053.游戲代練擅自使用“外掛”軟件造成封號,游戲玩家請求游戲代練承擔所有損害賠償能否被支持?
054.網絡游戲中,一名玩家惡意侮辱、誹謗另一名玩家,需要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055.網絡游戲中,一名玩家未經其他玩家授權同意,公開其他玩家的個人信息,是否構成侵犯其他玩家個人信息?
第六章 未成年人玩家
056.未成年人在網絡游戲中的充值行為如何定性?
057.在對未成年人充值金額有明確限制的情況下,未成年人的超額充值行為是如何實現的?
058.未成年人如果利用法律法規的漏洞故意充值消費后又申請退費,應如何處理?
059.實踐中,網絡游戲運營商及平臺如何判定及處理未成年人退款?法院又如何認定該類問題?
060.濫用未成年人游戲退款機制存在何種法律風險?
第七章 網絡游戲中的刑事風險
061.游戲中的概率性玩法如何公示,游戲運營商又如何避免其中的涉刑風險?
062.游戲玩家使用“外掛”,存在什么法律風險?
063.盜號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064.“私服”是否違法?
065.利用自行編寫的游戲引擎和源代碼,并擅自使用未取得授權的游戲素材搭建服務器進行營利,是否構成犯罪?
第二編 電子競技
第一章 賽事舉辦方、電競俱樂部、電競選手相關法律問題
066.舉辦電競賽事需要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067.目前中國電競賽事受哪些法律約束和監管要求?電競賽事主辦方、電競俱樂部、電競選手在參賽時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068.電競賽事主辦方與俱樂部之間存在何種法律關系?
069.電競俱樂部與電競選手之間構成什么法律關系?
070.電競選手常用的合同有哪些?簽訂時需要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071.電子競技選手如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072.電競俱樂部與電競選手之間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073.俱樂部拖欠電競選手薪資,電競選手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074.與電競俱樂部相關的常見爭議糾紛有哪些?
075.如果新的俱樂部和平臺知道選手與原俱樂部存在未解決的關系而未做適當性核實即簽約的,新俱樂部和平臺是否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076.如何避免電競選手頻繁跳槽?
077.電競選手合同中約定了高額的違約金,法院會支持嗎?
078.電競選手跳槽過程中,如果泄露原俱樂部的商業秘密或敏感信息,是否構成侵犯商業秘密?有什么法律后果?
079.電競選手違約跳槽法律糾紛發生時,法院會如何認定合同的有效性和違約責任?
080.個人或直播平臺在未經游戲開發商或賽事主辦方授權的情況下,私自開直播或在自有直播平臺轉播電競賽事會構成知識產權侵權嗎?
第二章 電子競技中的刑事風險
081.電子競技領域可能涉嫌的刑事罪名有哪些?
082.如何理解電子競技領域的開設賭場罪并做好風險防范?
083.如何理解電子競技領域的知識產權犯罪并做好風險防范?
084.如何理解電子競技領域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并做好風險防范?
085.如何理解電子競技領域的詐騙罪并做好風險防范?
第三編 游戲直播
第一章 直播平臺、直播公會、主播相關法律問題
086.直播平臺、直播公會和網絡主播分別是干什么的?他們之間又是什么關系?
087.為什么發生糾紛后通常都是主播敗訴?為什么主播敗訴經常要賠償天價違約金?
088.直播審核的要求為什么那么嚴格,經常就把直播間封了?
第二章 網絡游戲直播中的侵權問題
089.網絡游戲直播畫面是否構成作品?若構成,其著作權歸誰所有?
090.直播平臺未經授權,使用網絡游戲運行畫面進行網絡游戲直播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若構成,侵犯何種權利?
091.游戲玩家未經游戲權利人許可擅自進行游戲直播是否構成侵權?
092.游戲直播中還有哪些行為容易涉嫌違法?
093.游戲主播在游戲直播過程中未經授權播放背景音樂或者翻唱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若構成,侵犯何種權利?
094.直播平臺對于游戲主播在直播過程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責任嗎?
第三章 直播相關的稅務法律問題
095.如何確定網絡直播相關方的納稅義務?
096.網絡直播平臺或直播機構向主播直接發放網絡直播收益時,是否需要履行代扣代繳義務?
097.直播機構以其他主體在平臺購買禮物的充值記錄讓直播平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并抵扣的行為是否合法?
098.直播平臺或直播機構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向網絡主播支付直播收益后,直播平臺或直播機構是否還有代扣代繳義務?
099.直播機構通過法人設立直播賬號,并將該賬號交予不同的主播共同進行直播,所產生的直播收益是否需要全部由直播機構法人繳納個人所得稅?
100.網絡主播設立個體工商戶或有限責任公司收取網絡直播收益的行為是否合法?
第四章 網絡游戲直播中的刑事風險
101.網絡游戲直播中的哪些行為構成犯罪?
102.網絡直播中通過“付費辦卡”“刷虛擬禮物”等方式參與抽獎是否涉嫌開設賭場罪?
103.游戲主播通過直播平臺將自己玩游戲的過程進行直播,會構成犯罪嗎?
104.網絡主播代開實體卡包、虛擬卡包是否涉嫌犯罪?
第四編 其他衍生行業
105.電競酒店的法律性質如何界定?經營電競酒店有哪些法律風險?
106.電競酒店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措施有哪些?
107.目前規范電競酒店行業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08.目前電競酒店是否可以接待未成年人入住?相關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109.除了行政處罰,電競酒店出現接待未成年人的違法情況時,是否可以通過訴訟追究其法律責任?
110.電競酒店與游戲廠商合作中的用戶隱私保護措施有哪些?
111.電競酒店與游戲廠商在知識產權合作中主要存在哪些法律問題和風險,如何防控?
編寫說明
"